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22年前老农从水渠中挖出两件国宝上交国家获奖万元却晚年凄凉
发布日期:2025-01-10 23:14:01 作者: 新闻中心

  天上真有会掉馅饼的好事?很显然是没有的,如果是从“地里捡黄金”呢?那还线年,春寒料峭。江苏盱眙县马湖村,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即将迎来它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也将见证一场人性的考验。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一夜暴富的传奇故事,但现实却远比童话残酷。马湖村的平静,将被这突如其来的财富打破,人性的复杂与幽暗,也将在阳光下暴露无遗。

  1982年2月10日,这天对于万家三兄弟来说,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作为村小队的队长,万老大万以才正带领着村民们进行一项重要的农活——清理水渠。

  冬去春来雨水充沛,此时的水渠已被淤泥堵塞,严重影响到农田灌溉,这也关系到全村的收成,丝毫马虎不得。

  为了提高效率,万以才将水渠划分成若干段,分配给不同的村民负责。大伙儿都抢着挑容易干的活儿,那些水渠较浅、离家近的区域很快被人“瓜分”完毕。

  万以才见状二话不说,带着两个弟弟万老三、万老四,主动承担起了距离最远也是最难清理的那一段。

  兄弟三人埋头苦干,铁锹与淤泥的碰撞声在田野间回荡。突然,一声清脆的响声打破了这单调的节奏,紧接着是万老三的惊呼:

  循声望去,只见万老三的脚下,它静静地躺在淤泥里,大部分还被掩埋着,只露露出一个类似花瓶的器物一角。

  起初,三人以为又是挖到了什么破铜烂瓦的废弃物,嘴里还不停地嘟囔抱怨着,但很快,万以忠却惊喜地发现,那居然是一个圆圆的铜壶!

  于是,兄弟三人小心翼翼地将周围的淤泥清洗整理干净,不一会一个完整的器物便显露出来。圆壶上方还带着个盖子,壶身表面布满了铜锈和泥土,隐约还能看见一些花纹漏出,乍一看并不起眼。

  但当万以才费力地将它抱起来时,却发现它出奇的沉重,远非一个普通的花瓶可比。

  就在这一瞬间,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金灿灿的黄金,从铜壶中倾泻而出散落一地。

  只见散落在地上的金块形状各异,有金饼、马蹄金、麟趾金,更不可思议的是一只沉甸甸的小金兽,足足有几十斤重,在阳光下照射下发出耀眼的金色。

  三人立刻俯下身去仔细查看,发现这些黄金并非是简单的金块,每一块上面都被人为的雕刻过,上面还刻有神秘的符号。这预示着它们的价值远非黄金本身。

  “万以才挖到黄金了”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庄。闻讯而来的村民们将万家三兄弟围得水泄不通,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羡慕、有嫉妒、还有贪婪。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此刻万家三兄弟却并没有被冲昏头脑。他们意识到,这些黄金可能并非普通的金银财宝,很可能与文物有关。

  一些村民认为,这些黄金是大家一起挖出来的,应该见者有份,平分给所有参与劳作的人。还有人提议,将黄金熔化后分掉,这样更方便分配。

  然而面对诱惑,万家三兄弟却并没有动摇。他们深知,如果这些黄金真的是文物,那么它们就属于国家,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但此时的万家三兄弟却并没有被金钱蒙蔽双眼,他们选择了更高的价值——国家的利益,历史的传承。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万家三兄弟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这些黄金上交国家。

  在争吵的间隙,三人将此前收集起来的黄金,快速锁进一个大箱子里,由万老三和万老四严加看守。

  为了保险起见,万以才带着其中两块黄金,火速翻过后墙匆匆赶往乡政府,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鉴定这些黄金的真伪和价值。

  一路上万以才紧紧抱着包裹黄金的报纸,内心忐忑不安,此时他还在思考做出的这样的决定是否正确。

  在那个信息闭塞、落后的年代,他的选择可能会被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嘲笑、排挤,甚至有可能让他们成为全村的公敌。

  抵达乡政府后,万以才顾不上路途的劳累,径直冲进了此时正在开会的会议室,将黄金交到了书记的手中。

  还没回过神来的书记,在接过黄金仔细端详后,也发现了这些金块上的符号确实非同寻常,于是立即联系了当地文物专家和银行来进行鉴定。

  鉴定结果很快就出来了:纯度高达99.9%,是货真价实的纯金。更重要的是,专家确认这些黄金上的符号是战国时期的文字,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听到这一条消息,万以才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自己的判断得到了证实,这些黄金的确是国宝。担忧的是,剩下的黄金还在家中,随时有可能被心怀不轨的人哄抢。

  他立刻将家中还有大量黄金的情况告知给了书记,并请求尽快派人前去保护。很快,三辆载满警察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车辆地火速赶往马湖村。

  此时的万家,早已被闻讯赶来的村民围得水泄不通。为保护黄金的安全,万老三和万老四死死地守着装有黄金的大箱子,寸步不离。

  随后,文物专家对这些黄金进行了仔细的清理和鉴定,确认它们是战国时期的金器,包括金兽、金饼、马蹄金、麟趾金等,总重量超过40斤,堪称绝世珍宝。

  正当专家们为这些黄金的发现而欣喜若狂时,万以才突然想起,装着黄金的器物似乎也不一般。他向专家详细描述了发现黄金的经过,并提到了那个被他不小心摔碎的“花瓶”。

  鉴定结果震惊了整个考古界:这个“花瓶”并非普通器物,而是赫赫有名的陈璋圆壶!它与早已流失海外的陈璋方壶,共同构成了战国时期青铜器制作的巅峰之作。

  陈璋圆壶的发现,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考古爱好者们也为之兴奋不已。

  这件国宝的回归,填补了中国考古史上的空白,也为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

  然而,对于万家三兄弟来说,这突如其来的荣誉,却像是一场甜蜜的陷阱。因为拾金不昧他们的行为受到了表彰,并获得了一万元的奖励。

  但这份奖励,也让他们成为了众矢之的。一些村民认为,他们也参与了水渠的清理工作,应该分享这笔奖金。

  甚至还有人散布谣言,说陈璋圆壶是村里的“风水宝器”,挖出来之后会破坏村里的风水,给村民带来灾难。

  在流言蜚语和嫉妒心的驱使下,村民们开始有意排挤万家三兄弟,不再与三兄弟来往,甚至拒绝收购他们的粮食,让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陈璋圆壶的发现,不仅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也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体现。这件精美的青铜器,高34厘米,最宽处直径22厘米,虽然体积不大,却凝聚了先秦时期高超的青铜器制作工艺。

  壶身镂空,纹饰精美,描绘了蟠龙穿梭于梅花丛中的景象,共有576朵梅花和96条蟠龙,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壶身上还装饰有横幅箍、兽面街环、绿松宝石等,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专家们通过先进的设备对陈璋圆壶进行了仔细的勘察,发现它是由21个不同的部分所组成,每个部分都经过精密的加工和拼接,其工艺之复杂,即使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也难以复制。

  陈璋圆壶上的铭文,也为我们揭开了它背后的历史故事。陈璋是齐国的一位将军,他曾率领军队攻破燕国,并将燕国的珍宝掠夺一空。

  陈璋圆壶很可能就是这里面之一。后来,燕国联合其他几个国家,最终灭掉了齐国,陈璋圆壶也因此流落民间,直到被万家三兄弟发现。

  与陈璋圆壶相对应的,还有一件陈璋方壶。可惜的是,这件珍贵的文物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被掠夺,至今仍流失海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大遗憾。

  万家三兄弟的故事,是一个关于道德与价值的永恒思考。他们面对巨大的诱惑,选择了拾金不昧,将国宝上交国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情操。

  然而,他们的善举却并没有正真获得应有的回报。他们遭受了村民的排挤和歧视,生活陷入了困境。也引发了我们对社会责任和个人选择的思考。

  在面对利益诱惑和社会压力时,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一个任何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时代在不断变迁,但道德与价值的永恒主题,将永远可以让我们思考和探讨。

    

下一篇:那些在冰天雪地中飘扬的“死亡斗篷”:二战苏联士兵的披风


上一篇:我国大运河考古开掘元代国家漕运仓储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