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瓦机

首页 > 压瓦机

4S店技术或汽修工合伙创业有人年赚百万、有人分道扬镳差别在哪
发布日期:2025-04-18 01:20:01 作者: 压瓦机

  在汽车后市场10年,经历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前5年,主要在行业的学习和认知层面;从2020年开始,我再次独立创业,开始了抖音的5年,开始了回归互联网的5年,期间我也走访了全国一千多家门店,他们这几年都经历了风口、经历了疯狂,有的更上一层楼,也有的经历了暴涨后的暴跌。

  拿我自己的认知,用尽心思挑选了100个门店,组成了《100个年利润翻倍增长汽服门店实战案例》专题系列。系列中有年赚100万的老板,也有很多利润不够100万、但做得很好的1个人、2个人门店,他们类别不同、经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有学习和借鉴的意义。同时我也相信,系列中提到的所有老板都能够继续努力,下一个10年依然能稳定的、每年赚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本系列的第七篇,想专门聚焦行业里一种比较多、但非常难做的一种门店进行分享,就是“合伙人开的汽服店”,这些店有些开在经济还算可以的大城市,但也有是开在偏僻的乡镇市场。

  基本情况:西安尚驰中林店,老板周总接这个店5年了,从开始的30万产值到现在的80万产值,并没用太长时间,但初期也经历了些挫折;店位于一个商场的地下停车场内、面积1500平,不仅修车、还有洗车和喷漆业务,目前员工数在25人左右,月产值在80万到100万之间,年利润在200万左右。

  西安尚驰本身在西安有三个店面,其中最大的店就是1500平这家,还有两个店分别300平、200多平,分别由不同的合伙人负责管理,整体上每个店业务都还不错,这两年每个店长都在做抖音,也偶尔尝试直播,业绩比较平稳,三个店年利润也是在200万以上。

  尚驰周总和合伙人朱总都是维修工人出身,所以在维修业务和技术方面比较有基础,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后来找到了对的思路和方法后,业绩就开始了狂飙增长,半年左右时间大店的业绩就实现了翻倍;加上核心的“底盘”业务抓的特别紧,直接把西安尚驰打造成了“西安底盘整备最专业的门店”,甚至很多同行修不了的底盘异响也都推荐到了尚驰维修。

  由于面积较大,一直还保有洗车和喷漆业务,但这两个业务却带不来多少利润,我曾经多次建议直接砍掉洗车,这样成本就会下降很多,有利于利润提升,但周总还一直在纠结;

  业务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店里核心主管和技术人员出去,合伙在附近开店的情况,当然会对业绩有一定冲击。

  这些情况,很多老板其实都遇到过,但其实没什么特别好的解决方案,也难规避,但尚驰的核心是老板心态好,加上尚驰是大店,客户信任度也会更多些。

  尚驰中林店现在有6个机修工人,单月50万左右业绩,算下来每个维修工能能做到8万的产值,是比较优秀的。我看到的很多大店,到后期因为人员比较多,人均产值会慢慢的低,等下我也就会举另一个人均产值低的大店例子。

  我的观点是:一个优秀大店的临界点就是人均3完产值。如果人均产值低于3万,那么老板最后能拿到的利润就会比较有限了。

  在营销层面,周总团队6个抖音账号,每个账号每天雷打不动的更新2条视频;付费投流固定额度。从老板到店长、主管,没有一个少更新视频的;同时在私域朋友圈,每天4条内容不断轮回更新,这种执行力,没多少同行能做到。

  在业务层面,周总和团队的执行力也很强,比如刚开始做底盘业务,周总就在每个店都强调检查、沟通和落地执行。

  大店意味着团队大,所以执行力是第一位,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取得成果;而执行力的关键是老板参与、身体力行、做成榜样。

  很多老板经常感叹自己的员工不行,但有时候可以就换个角度想一想,自己的执行力属于什么等级。

  尚驰周总在几个业务中,选中了底盘维修这个业务板块,要把尚驰打造成西安最专业的底盘维修门店。

  在这之后,周总不管是设备上还是技术上以及各种培训学习上,都不遗余力地在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有些老板想法不差,但就是非常容易纠结,既想要这个、也想要那个,导致不断地更换目标,就类似狗熊掰棒子,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

  6个举升机不够,再加3个举升机;四轮定位落后了,那就更换新的设备机器;员工技术不到位,那就派出去带薪学习;短视频拍得不够好,那就花钱去学;朋友圈没有人运营回复,再聘请专职人员进行运营……这些都是我在周总身上看到的亮点,这些投入一方面因为已经尝到甜头,另一方面也是其持续长期发展的决心体现。

  基本情况:保山骐源刚成立4年,是一个1000多平米的厂房式门店,临街但位置偏,所以房租不贵;2个老板都是4S店出身,开业就把店面搞得很大,人员维持在16人左右,目前月营业额在40-50万间,单月利润10万以上。

  保山骐源的两个合伙人都是从4S店出来的技术人员,两人认识多年,合伙也是各自对半的股份,技术出身本身就是优势,但对市场和管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两人出来开店,选了个1000多的厂房,虽然有自信,但奈何开业在了口罩时期,所以业务上来的不快,后来也是在线元全合成机油套餐打开的局面,到2023年底产值就达到了30万元/月。

  2024年,保山骐源开始做一个动作:维持保养规模的同时,开始做底盘胶套业务,因为在当地基本没人做这些业务,很快吸引了当地及下面县乡市场、甚至是周边城市的很多车主到店;到8月份产值就到了35万,年底的时候产值到了60万。

  接触下来,保山骐源的老板做了个最重要的决定:在大环境不理想、车主消费降级的情况下,做的项目都比较契合车主的需求,就是“少花点钱但把车修好了”。

  接下来,保山骐源的老板要解决的就是管理问题,毕竟快20人的规模,要想逐步提升利润,就需要在人员管理和效率上下功夫,而不是一味“靠堆人出产值”。

  我经常说小店没必要合伙,尤其是维修工出身的当老板。当然如果有志同道合又能相濡以沫的合伙人,是一大幸事。若能够有互补并相互信任的更好。

  合伙的企业就要向“规模”努力,否则很容易赚不到钱。想一年赚一百万,那么这个店就需要赚200万以上的利润。

  但是,规模越大,管理的难度也就越高。我遇到过合伙开了十几年的门店,但也遇到过一年不到就散伙的,合伙开店的难关实在太多了。

  前几期我就说过,在云南、新疆或内蒙古这种比较偏远的区域,红利还是有的。毕竟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或者配件资源等差异,都意味着有区域性红利存在。

  保山骐源的业务增长一直很顺利,属于慢慢的、慢慢增长的那种;但随着人员增多、业务增多,老板最头疼的问题就出来了,那就是管理问题。

  管理的问题,从来不只是理念性的问题,而是实操上的问题,管理其实是个废脑力的体力活,因为员工日常的规则和制度都是需要费心思制定并且逐步落地的,同时还需要老板自己本身有足够的认知和韧性。

  行业这些年变化其实挺大的,尤其是普通大店:以前大店是营销比管理弱,但现在,一些大店的营销其实已经上来了,但管理还是那么难落地。

  第一阶段,保山骐源的业务增长靠的是保养套餐,第二阶段就是底盘项目了。目前骐源的底盘项目在保山地区属于数一数二,没有像样的对手。这也是骐源的业务能持续稳定增长的核心原因。

  基本情况:滑县中晟汽修,刚开始是老板史总和别人合伙开的店,后来两个人分开各自开店;门店面积200多平米、5个举升机工位,老板和老板娘加上3个工人,营业额在20到25万之间。年利润都在80万以上,是比较优秀的。

  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在140万左右。最有名的就是道口烧鸡,我每次到滑县,都要去吃一个热腾腾的烧鸡,然后再带走几个。

  滑县中晟最开始是两个同事一起开的店,刚开始还有洗车和喷漆业务、只有3台举升机,但业务并不稳定,产生的利润满足不了两个人的要求,所以其中一个合伙人就单独出去开店了。

  后来我就说服老板把洗车关掉了,只保留了维修业务,喷漆交给同行进行实施工程,只保留维修保养业务;现在是把后面的场地又租了下来,增加了1个举升机,同时也增加了一部分仓库场地。

  滑县中晟生意的转折是2021年年初做了清洗积碳项目,到店里的积碳清洗量依然很大,因为当地到现在还没有同行跟进这一个项目;后来赶上了风口做变速箱油更换,过去两年也未店里贡献了大部分利润;现在就是底盘业务,贡献了店里60%产值,剩下的就是保养带来的产值和一些快修业务。

  现在,滑县中晟每个月进厂台次在400台以上,单月保养量在150台左右,而且没有做过任何活动。

  所以还是那句话,保养是门店的基本,只要有保养业务,别的业务的转化就能跟上,单纯依靠盈利项目过活,生意表现肯定会忽上忽下的。

  都知道最好的合伙生意就是夫妻两个人,其他的合伙生意都难做,我也经常说,做维修门店没必要合伙,只要是维修工开店,自己就能干活,没必要非合伙,而且投资不大,十来万就可以启动。

  夫妻店最核心的就是利益一致、相互理解。老公负责技术和生产,老板娘负责收银、财务和客户沟通,这就是完美搭配,也是大部分夫妻店能持续稳定不倒闭的核心原因。

  夫妻店是这个行业的主力军,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门店模型。现在老板娘出镜拍视频的门店,引流效果也是非常好,当然老板娘以保养快修为主的人设更好。

  不过,老板娘拍技术类底盘类业务,效果就要打一定折扣了,毕竟很多车主对老板娘修车的信任度还是不够。

  很多老板喜欢学徒,因为工资低;但也有老板喜欢师傅,因为技术稳定、返工率低。

  我发现做得好的店很多都是大工师傅多些,一种原因是技术口碑会更好点,另一方面是店里有师傅坐镇,老板也会更轻松些。

  基本情况:文山明驰第一个店2020年开业,刚开始就是2台举升机,2个洗车工位,分别是兄弟两个合伙开的店。哥哥是2个洗车工位,弟弟因为会维修技术所以2个举升机工位,各自独立经营;但现在,文山明驰维修板块业务是2个门店,一个老店5个工位、一个新店1300平米,16个工位。两个店加在一起月营业额在50万左右,13个员工,整体利润相对可观。

  文山明驰王大斌是一个很年轻的90后老板,敢想敢干,短短三四年时间就把最开始的2个工位发展成了2个门店、20个工位、将近20个员工。

  2021年,他通过变速箱油和积碳清洗项目实现了业绩翻倍,后来他又增加了两台举升机,同时将哥哥的洗车工位缩小了一个;接着再做底盘业务,很快月产值就到了20万。

  为什么说王总有想法呢?他在自己本身门店的对面,又开了一个4个工位的门店,专攻德系车专修,这种决定不是谁都敢做的,会产生分流。

  但换个角度想,两个店面对面,有利于员工结构的调整,王总也突破了“分流”的危机,把这两店开得很好,过了大半年,这两个门店业绩加在一起就能做到35万左右。

  可出人意料的是,王总还是果断把这个门店转让放弃了,又投资100万在文山的市区北区接盘了个1300平米的门店,临街2楼门面,一层能安装20台举升机,目前装了12台。

  目前,明驰两个门店加在一起月产值在50万左右,第二个门店其实2024年10月份才营业,所以这个水平是相当的好的。

  根据王总的规划,2个门店25个员工,整体做到80万左右的产值是理想状态。因每个月房租费用不高,也就2万多一点,加上人员工资,各种投流费用和水电费,15万以内打得住,一年净利润200多万还是非常容易达到的目标。

  在云南的地州市场,像明驰一样这么大规模的店并不多,但是,这种大店一旦开起来,就可以虹吸周边县城的车主;而且只要做出了品质和口碑,业绩就会一直很稳定。

  汽车维修服务生意、尤其是私家车的维修服务生意,其实是个慢生意,所以越是大店,越不能只图快,而是要图持续、图稳定,这样回报才会较为稳定,才能是一个好生意。

  当然,现在入局的话,还有个关键点就是要结合新形势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入局但发现不赚钱,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行业的理解停留在了以前、甚至沿用以前的经营模式,这肯定是行不通的。

  在西部市场开大店,莫轻易去乡镇开,最少也要在县城以上区域开,若能去地州市是最好的选择。

  有些县城经济条件比较差,人口又太少,所以很难甚至说基本不能辐射周边县的客户。

  行业里现在做IP的人不少,但做成的不多,可如果在没有人做新媒体的区域做IP,那你就是做得最好的那个,你就是自然流的收割玩法;同时加上付费投流,基本上就完全和当地对手不是一个纬度参数图片)竞争了,因为他们根本搞不懂你的思路和方法。

  没办法,无论新技术的学习掌握,还是干事情的魄力、心态,老一辈都是望尘莫及的,所以各位老板,一定要多和年轻人接触,多学习他们的心态和方法,这样也许我们还能跟得上潮流,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只能吃老本了。

  基本情况:也是两个维修工合伙开的,在一个院子里,不临街所以房租不贵;店里3个举升机、2个洗车工位,到目前也做了五六年,老板带4个工人,每月产值在18-20万之间,整体年净利润也在60万以上。

  巴公镇但是一个典型的北方乡镇,但属于当地经济比较富裕的乡镇,因为有矿产、有高速口,所以相对其他乡镇来说,人多车多,消费力也可以,周围相邻的县城过来也方便,所以巴公锦鸿在当地做出名气以后,周边车主过来维修保养的也比较多。

  巴公锦鸿前期因为有个别单位车辆,所以能支撑门店业务,靠着这些客户也活了2年,但口罩事件来了之后,巴公锦鸿的业务一下就下来了。

  在2022年年初,巴公锦鸿的老板李总觉得这样不行,所以就把洗车工位关掉了,准备专心把维修业务搞上来。当时李总也是选了短视频,后来就吸引了周围百十公里左右的车过来更换变速箱油,然后又开始做积碳清洗和烧机油项目。

  2024年,由于业务增多,巴公锦鸿招聘了3个员工,加上老板和合伙人,单月产值做了20万左右,其中80%的客户都是通过抖音积累的。目前主要的业务项目就是底盘整备维修业务。

  老板还想去市区开店,毕竟市区的车主更多,还能够辐射更多县城客户,但到现在还没有实施这个计划,因为没时间。

  作为一个维修工合伙开店的案例,巴公锦鸿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也有几点成功的要素能总结。

  做生意就像在池塘里钓鱼,大家都想去鱼多的地方钓,但有时候种种原因导致我们特别难找到合适的地方。

  有些老板可能就不知不觉的、在偏僻的位置下了重注,结果却不理想,想抽身也很难,那怎么办?

  巴公锦鸿的两个合伙人,不是夫妻、兄弟,但两人的分工做得就挺好的,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相互配合并理解,关键是不争权夺利。

  这种好其实非常难得。我以前遇到过一个店是三人合伙,其中两个人管店、另一个纯投资,不赚钱的时候一切安好,一赚到钱果然就遇到分配难题。

  很多老板都有一个特质,那就是一个店做好了以后想着再开一个,我自己觉得这不一定适合大部分老板。

  我们也见到有些老板有两三个店,甚至更多,但很多人都在开了多店以后收缩战线关了店。一方面现在小店只要做得好,活得其实非常滋润;另一方面就是我前面说的,多店的管理难度是非常高的,很多老板并不具备管理能力,不会管理员工、也不会梳理客户,轻易造成服务水准的下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汽修店老板道路救援支千斤顶,大货车箱体侧翻致其身亡;五莲县警方:不属车祸建议自诉

  随着王楚钦4-1,林诗栋4-3,世界杯8强对阵出炉:国乒3人+日本1人

  金玉良缘世纪握手!Tian率队击败Doinb!WBG赢下NIP,终结2连败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下一篇:郑爽发声否定傍大款!工作室驳斥谣言录音曝光短剧还没开端拍就被封杀


上一篇:广州高昌机电推出超大承重可移动举升机专利引领电气机械立异未来